重庆市计划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目标很振奋,前景很诱人,但钱怎么筹?这是一道必答题,而且必须答得出彩,否则,乡村振兴就会打折扣。
不可否认,钱的问题,的确两难。其一,面对收入增长放缓、支出继续刚性增长的财政运行态势变化,高标准建设广袤乡村,财力怎样支撑?这是一难。农村金融,风险大导致贷款难,成本高导致服务难,怎样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让金融的活水往农村洼地走,这是二难。
“再难筹也要筹”,谈及资金保障问题,重庆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的表态掷地有声。该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财政虽是主力,但仅凭财政一己之力不可能完成,还需要相关方共同发力,才能让推动乡村振兴的“巧妇”不仅有米下锅,更能有力有序、有板有眼地建设,最终才能烹制好的乡村振兴大餐。
“再难筹也要筹”,如何筹?多元投入,财政优先保障、撬动金融倾斜、引导社会跟进,重庆拿出了一整套“硬办法”。
一、财政优先保障
“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三农”投入自然是重庆公共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资金安排上更多“真金白银”,资金使用上更多“区县自主”,资金管理上更多“绩效追问”,继续加大贫困区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纳入整合的资金放权区县“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农业资金由项目管理转向任务管理,实施“大专项+任务清单+绩效清单”,市里不分细项下达资金总量,只定任务清单和绩效清单,区县根据两张清单统筹安排资金,让用于农业农村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作用。将原由农业、林业、供销、农业综合开发、中小企业等多个部门管理的农业产业发展类资金整合为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统一切块区县统筹,解决“撒芝麻盐”等问题。
比如涉农资金整合,今年重庆计划整合120亿元,一季度便整合了66.7亿元,超过全年计划半数。实质上,变“零钱”为“整钱”,化“分散”为“集中”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重庆无论是统筹的速度,还是整合的强度,或是使用的力度,都是比较好的,试点一开始就一步到位在所有扶贫区县推开,整合资金44项,且规模逐年涨,前年整合91.6亿元,去年整合增至101亿元。
二、撬动金融倾斜
乡村振兴的资金需求是巨大的,也是多样的。重庆的另一办法是“四两”拨“千斤”,发挥财政“吸铁”“药引”作用,投下财政资金之石激起各方资本千层浪,让更多源头活水潮涌乡野。
一是做足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文章,其中一个重要平台就是增强全国农业信贷担保联盟股东之一的重庆市农担公司服务能力,该公司业务已覆盖全市所有农业区县的700多个农业乡镇,将进一步发挥其驻点基层、直联乡镇“短链化、垂直化”优势,提供融资担保、信息咨询、互联网金融和农产品电商服务,到2020年,计划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100亿元左右的融资服务。
二是调动商业金融力量方面,重庆将加大贷款贴息力度,减少项目直接补助,每年切块到区县大约10亿元的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贷款贴息的方式进行扶持。完善覆盖农业主体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金需求的农业产业基金体系,提高投资速度,市场引资入农。重庆市财政局预测,改革农业资金扶持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将引导带动金融、社会资金100亿元左右。
三、引导社会跟进
乡村振兴,不仅激荡着广大农民,更召唤着大量城市工商业者投身广阔天地。重庆市财政还将整合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试点等资金支撑农村“三变”改革,在设置好保护农民权益的防火墙前提下,尊重市场、搭好桥梁、稳定预期,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让乡村的山水林田湖草、土地农房、村集体经济躺在账簿上的经营性资产变为资本,为农村建设注入巨量资金。今年已在38个涉农区县各选择一个村试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重庆而言,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对此,财政的政策和资金供给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市级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优先满足18个深度贫困乡镇,并通过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支持贫困区县全面设立健康扶贫医疗基金、衔接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等政策,啃下因学、因病、因灾致贫三块“硬骨头”。目前已有453个项目启动建设,投资规模已经实现17.3亿元。
据了解,经过持续多年的脱贫攻坚,重庆贫困人口总量已降到22.5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1%,两项指标均相较3年多前减幅明显。时针拨回到2014年,当年底重庆精准识别出的贫困人口为165.9万人,贫困村1919个,贫困发生率7.1%。
农业产业的发展,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与质量。乡村产业振兴的未来是什么样呢?重庆明确,将大力推进产业兴村强县,实施质量兴农,紧扣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要求,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主攻山上经济、林下经济、水中经济、气候经济,促进农文旅、产加销一体。
对此,重庆财政更有效运用农业保险这种风险管理工具,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降本”,拓广度、增额度、提水平,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撑好“保护伞”。3月份,重庆已从中央补贴险种破题,以基本保足农业生产物化直接成本,将水稻和玉米、马铃薯、油菜、生猪、能繁母猪保额分别调增了66.7%、50%、66.7%、100%、50%,提标后,保额预计增加78%。